Huawei Hou Jinlong: create full scene wisdom and create world-class “smart Shenzhe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has been 40 years old. Driven by the spirit of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has been 40 years old. Driven by the spirit of the…
Original title: China telecom smart home national advanced research class successfully held in Shanghai In…
Xia Quan, global vice president of Qualcomm Beijing, September 21 (Zhao Chao) – at the…
Beijing, September 5 (Zhao Chao) – on September 4, the 2020 China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ince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students have online classes at home, office workers at home,…
At a quarter past eight in the morning, Xiao Wang of Tongzhou, Beijing, finished his…
Original title: how do more than 40000 mobile phone “black cards” flow overseas It was…
Original title: how do more than 40000 mobile phone “black cards” flow overseas It was…
原标题:智能驾驶“焦急等待”5G技术升级 比亚迪的一张海报打出“汉—全球首款搭载华为5G技术量产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是否标志着具备5G通信能力的汽车已进入量产阶段?5G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稳步推进,但已可支撑5G汽车上路了吗? 种种讨论皆指向,过往百年均沿着机械机构精细化发展的传统汽车,在迎来颠覆性技术升级的同时,更成为交通模式变革的探路先锋。 5G汽车开始量产 谷歌提出“无人驾驶”概念已10余年,但智能驾驶全面商用化,还在等待5G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铺开。 北京市政协委员、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陈小兵介绍,智能驾驶需要感知(路况)、认知(环境)、(AI)决策、(车辆)控制四大技术系统的支撑。 陈小兵说:“乐观地说,除了认知系统还在等待5G的连接,其他系统日趋成熟。5G商用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汽车业尤为心焦,因为5G是智能驾驶可商用化落地的首要条件。比如,在5G诸多技术特征中,1毫秒的理论时延是智能驾驶的必备能力,它让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可以瞬间共享信息。” 就像智能手机需要基带芯片和射频组件才能与网络连接,智能汽车也要通过蜂窝通信模组、V2V模组来实现。 2015年,3GPP(标准化组织)启动了基于4G LTE的C-V2X(蜂窝车联网)标准研究,当C-V2X平滑演进到5G V2X,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基础设施相互连接的“车联网”丰富了智能网联、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场景更多想象空间。 2019年4月,华为展示了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高度集成车路协同C-V2X技术。预计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搭载了这款模组。 陈小兵认为,这件事的标志意义在于,具备5G能力的汽车开始进入量产阶段。虽然5G还在铺网,但华为这套5G车载模组支持从4.5G向5G平滑过渡,车企的研发投入可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陈小兵强调,现有的5G汽车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停留在浅层次的车机应用阶段,尚未能充分利用5G的效能。真正的智能网联汽车才是5G技术的用武之地。 而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还待空前复杂的产业链条协力解决“标准化”问题,标准缺失、“各自为政”始终是车联网发展的一大障碍。…
原标题:手机拍照,五分钟测出农药残留 通过微信小程序拍照,5分钟便可同时完成多种化学农药残留的检测,检测结果直接显示在手机上,检测数据可实时上传分享。中国农科院日前宣布,该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在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上获此重要突破。该项技术还可拓展应用于兽药残留、真菌毒素、违禁添加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及过敏原检测、病原体靶标筛查诊断,如新冠病毒检测试纸结果判读。 团队首席、中国农科院质标所教授王静介绍,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有500多种。针对市场监测中常见的农药种类,团队基于免疫层析试纸条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算法,已研制成功吡虫啉、克百威、戊唑醇、啶虫脒、腐霉利、毒死蜱、多菌灵等农药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试纸条加工参数进行了标准化,并使用条形码标识每一种试纸条身份,配套研制出了可用于图像识别的多通道试纸条搭载平台;开发出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化试纸条读取软件,可以做到试纸条图像识别、截取、纠偏、分析和结果判定同时进行;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了微信应用小程序,经测试,目前主要品牌智能手机均可用于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的半定量判定,且不同光源条件影响较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与专业试纸条读卡仪基本一致,整体系统已可应用于实际检测。检测系统软件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责编:赵超、吕骞)